近期,必威BETWAY中国官方网站赵景欣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发展心理学期刊Child Abuse & Neglect上发表题为“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and social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s of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and parent-child separation experienc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有亲子分离经历和无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比较,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作用模式及其性别差异。

当前,个体社交焦虑发生发展的生物—环境作用模式是该领域的前沿性研究问题。大量研究发现,童年期心理虐待是个体成年后社交焦虑的重要风险因素。亲子分离,作为个体生命早期最为严重的不良经历,加剧了个体经历心理虐待的风险。根据发展情境论,亲子分离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生物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亲子分离对个体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相对忽视了亲子分离对个体社交焦虑的生物—环境作用模式的影响。

本研究以264名大学生为被试,以童年期心理虐待为环境指标,以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以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反应性为测量指标,简称RSA反应性)为生物学指标,通过有亲子分离经历和无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比较,检验童年期心理虐待、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作用模式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在有亲子分离经历和无亲子分离经历的大学生中,童年期心理虐待均正向预测个体社交焦虑,但是RSA反应性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不存在关联;(2)在有亲子分离经历的大学生中,RSA反应性能够调节童年期心理虐待和个体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童年期心理虐待能够正向预测RSA反应性较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但是与RSA反应性较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3)在无亲子分离经历的大学生中,RSA反应性仅能够调节童年期心理虐待和男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在RSA反应性较低的男生中,童年期心理虐待能正向预测其社交焦虑,但是在RSA反应性较高的男生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这表明,早期的亲子分离经历会改变童年期心理虐待、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对个体社交焦虑的作用模式,且这种影响在成年期个体身上依然存在。

该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的资助。赵景欣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课题组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孙睿为论文第二作者,在读博士研究生上官梦麒为论文第三作者。


论文信息:

Zhao, J.,* Sun, R., & Shangguan, M. (2024).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and social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s of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and parent-child separation experience. Child Abuse & Neglect, 151, 106723.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24.106723



2024-05-10